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一分快3赚钱平台推荐稳定导师 > 新闻动态 > 教育老妖:新东方转型作托育!婴幼儿托育市场发展前景如何?是否可布局?
教育老妖:新东方转型作托育!婴幼儿托育市场发展前景如何?是否可布局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56

“EDU老妖聊教培”公众号

作者 | 教育老妖

来源 | EDU老妖聊教培

近日,新东方官宣首家托育中心正式落地武汉,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业,目前正面向武汉市场招收1岁至3.5岁的幼儿,这预示着新东方转型托育领域的帷幕已拉开。

随着,教育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托育市场,不少行业观望者,也蠢蠢欲动,是跟着大佬走?还是隔岸观火,静待时机?

老妖认为,是否布局托育市场,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与自身实际情况,合理分析规划,不可盲目跟从。

图片

就托育产品而言:

(一)、政策层面

2021年1月12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《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(试行)》,对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化水平,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。

3月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《关于做好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”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》。

6月17日,国家发改委、民政部、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,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,坚持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提质量,进一步改善养老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,推动设施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,增强兜底保障能力,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,提升养老、托育服务水平,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,不断发展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。

7月20日,《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》正式对外发布。提出到2025年,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,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,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,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,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显著降低,生育水平适当提高,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,人口结构逐步优化,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。

11月2日,经国务院同意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《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》。支持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设施等。

……

从政策层面上来看,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,我国托育服务市场,将迎来政策利好期。

(二)、市场层面

长期以来,中国女性在养育子女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更重。然而,近十年中国女性就业率不断提升,导致大量双薪家庭婴幼儿无人照料,促使托育市场潜在客群数量增加。2019年中国幼儿家庭中,0-3岁的婴幼儿父母主要以80、90后为主,大学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。随着育儿观念的转变和职业发展的追求,以80、90后为主的新一代父母更注重职业发展,同时也关注婴幼儿照料问题。

中国幼儿家庭面临着新一代父母发展意愿和生育意愿间难以平衡,家中祖辈无力照料孩子、保姆带孩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,对专业的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是显而易见。同时,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,促使其对下一代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居民在教育方面的花费占比也不断增加。

据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2015年至2021年,中国托育服务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(注:2020年受疫情影响,中国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大幅度下降64.54%,但随着2021年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,托育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所回升,说明市场需求依旧强劲)

图片

(图片数据来源,艾媒咨询)

同时,随着三胎政策的实施,“如何降低生育成本”以及“如何能够平衡好工作和带娃”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。而托育,作为一种新兴“带娃”模式,被不少人视为答案的一部分。

目前国内婴幼儿入托市场情况:

目前,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,其中1/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,但调查显示,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.5%左右。

5.5%,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?

根据OECD(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)公布的数据来看,OECD的三岁以下婴幼儿平均入托率为36.1%,但2020年我国该比率仅为5.5%,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,甚至较落后。

图片

(图片数据来源,前海产业研究院)

入托率低,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。

根据2021年最新调研显示,接受调研的家庭中仅有5%的家庭完全不需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,即剩下的95%的家庭均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需求,其中需求较为强烈的家庭约占84%左右,且近年来,有托管需求的家庭数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。

导致入托率低的原因较为复杂,其中托育市场供需现状矛盾较为突出。

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大的三大主要原因为:

长辈年老无力照料孩童(或隔代育儿问题)、保姆存在隐患和现代女性观念转变。

图片

(图片数据来源,前海产业研究院)

而入托率低下的原因,则为机构专业性低、托育费用不菲等原因。

图片

(图片数据来源,前海产业研究院)

简单来讲,就是消费者有需求,但是机构提供的服务还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,或机构的购买门槛超出消费者的预期,宁消费者望而却步。同时,当下社会主流的“带娃”模式还是隔代照料,这种传统的带娃模式与理念,虽然,当下父母已经意识到不足,但面对诸多客观存在的因素,要在行动上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,还需要时间和周期。

当下,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?

其实,资本早就开始在托育市场试水,但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。早在2019年,资本就已经试水托育赛道了,但结果却让人意外。热钱的涌入,托育行业并没有如人们想象那样驶入快车道。相反,多家知名托育机构更是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被爆出“跑路”传闻。

原因在于,托育机构的运营难度相对较大:

1.安全要求高

托育中心,不同于其他机构,有监控人陪伴。托育的孩子是8-12小时完全脱离监护人的陪伴,就安全方面而言,难度系数非常很大,而且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,对中心来讲,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;

(注:而对于为孩子选择托育机构,家长最大的顾虑依次为:

安全性占比最高24%;

师资水平21%;

价格17%)

图片

2.运营难度大

托育,属于复杂性强的教育产品,从孩子入园到离园,中间需要涉及饮食安排、课程安排、实践活动安排、午休安排、健康管理、情绪处理等环节,从校区运营的角度来讲,需要兼顾的点较多,难度系数大。

3.专业员工招聘难

在业内人士看来,托育机构的老师不是育婴师,不是早幼教老师,不是医护人员,但是她们必须是这三者的综合体,同时,托育老师需具备一定的耐心、细心、和服务意识,符合要求的面试者凤毛麟角,另,托育老师往往需要干较多繁琐的育儿工作,流动性也较大。

4.运营成本高

0-3岁的托育在人力物力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。

托育的成本结构较高,托育机构主要针对0到3岁的婴幼儿,其'师生比’比幼儿园要高,一般是1:5(1岁以下更有可能是1:1),以1:5为例,即一个老师负责5个孩子,如果收了150个孩子,就要有30位托育老师,人工成本高,同时,在物料消耗、租金等方面成本也相对较高。

5.托育市场需求,分层明显

相对来讲,一二线城市的托育需求大,三四线等城市较小,因为认知需求,隔代抚养更深入人心。

6.监管不完善

目前,托育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,多地托育从业者办证无门、无章可依、野蛮生长,后续一旦托管机构井喷式增长,不排除像学科教育一样面临相应的管控风险。

综上所述,老妖认为,托育市场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。入园费用高与传统育儿理念是导致当下入托率低的主要原因。至于,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,从政策和市场发展潜力方面可行(疫情因素影响,除外),从运营角度来讲,需慎重考虑。在布局之前建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:

如:

是否,有足够的运营资金,来面对托育机构的较高运营成本和当下疫情停课的风险成本?

是否,有渠道、有能力组织一支专业的托育运营团队?

是否,对所处城市或区域的托育需求,做过深入的调研与可行性分析?(如,需求占比、托育理念等)

......

(入行需要谨慎,综合研判,量力而行)

END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